今年冬至是哪一天?

2018年就要来了

你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年了吗?

在告别2017年的同时

也即将迎来冬天最隆重的节气

——冬至

冬至

作为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

黑夜最长的一天

对山西人来说

冬至大如年

这一天山西人桌上的美食

非饺子莫属

“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说起山西人对饺子的热爱

那简直叫一个狂热

永济饺子

"永济牛肉饺子"是我省的一种民间小吃

相传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

永济牛肉饺子有四怪之称

  1撖面轱辘一猛通

  撖面轱辘一猛通,是文水话,意思就是说,小撖面杖从这头那头一样粗,文水人用的,不管大小撖面杖都是两头细,中间粗的纺棰形,这样便于使力。但永济水饺馆的师傅用的可都是一猛通的。要说这怪有何由,还要看下一怪。

  2饺子皮儿对对出

  永济水饺之所以能作为饭店快餐食品供应,而且还一般能现做现煮,其特点就在速度。永济水饺加工一般都在店面,所以你也可以见识一下永济人的绝技了。首先说这撖皮,他们是同时撖两个的,这就和前面所讲的撖面杖整个一样粗有关系,正因这样,两块饺子皮才得以同时被加工出来。再就是包的过程,永济饺子包法很简单,实际上大部分工作是工作人员一只手完成的,另一只手大部分工作是在盛馅儿。眼见这手刚放好了馅,那只手上一个完整的饺子已经飞了出去,在这里,用“飞”实不为过,因为他们的饺子现做是不摆的,只是随手飞到一个固定的地方。

  3大碗不用手来端

  碗不用手端还用脚啊?你别笑,永济饺子还真不用手他是用了一个用铁丝做的两个圆弧相对的卡子把大碗卡住呈给你的,这件富有创意的工具,可以在离饭桌较远的地方把碗稳稳地放好,避免在桌上人多的时候客人还得起身相让。同时,因为服务人员不需要接触碗,也可避嫌,也不需烫手。真是好处多啊。

  4永济饺子泡着吃

  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永济食品(其实是晋南食品)有不少是汤食的形式,就象晋中这一带的汤面,这是个饮食习惯。所以永济的饺子也是用汤泡着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水饺。

大同 — 玻璃饺子

玻璃饺子堪称大同女人的绝活

做出来的饺子皮如玻璃

水晶一样玲珑剔透

口感极佳

的确是一种可观可餐的地方风味

  是用大同盛产的土豆煮熟去皮碾压成泥,要反复不断地碾压至土豆成糊状,同等重量的白面用开水烫成熟面团,再把土豆泥、白面和同等重量的土豆淀粉揉合在一起形成光滑的面团,面搓成长条分割成剂子,擀成饺子皮儿,包入荤馅或素馅儿,捏成饺子,上锅蒸熟。

忻州 — 宁武扁食

宁武水饺是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特产

宁武人称饺子为“扁食”

其特点是:皮薄、馅大、肚儿圆

在宁武县

饺子成为宴席、婚嫁、喜庆节令、迎宾的美食

  做饺子时宁武人在皮儿上特别讲究均匀、细腻、绵薄、光滑,提之揉轻,揪之有弹性,照之如玉似晶,可见日光影象。馅儿以青山羊、肥绵羊、上等羯羊肉,取其肉满膘肥,红白相间处,剔尽脂膜,去尽骨质,洗过刀砧,精切细剁。

朔州 — 莜面饺子

莜面饺子又名山药饺子

此为朔州的面食小吃

  将莜面小剂子用两个手掌捣成有波纹的椭圆小皮子,内包山药丝(此处的山药其实是土豆,在山西方言中将土豆叫做山药蛋)或萝卜"英子"(叶子)等的馅子,捏成饺子。

冬至也是传说中的

“一年中生命的转折点”

所以……

冬至过不好,太可怕

在今天冬至这天一定要遵循

三十六计之一的“躲计”

三十六计“躲”为上

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

很快就会迎来元旦,

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

切记不要暴饮暴食

因为此时,阳气最弱

无法帮助身体消化过多的食物

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

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

这时要躲着寒凉

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

捂好背、腹和足底

避免风寒的侵袭

才能不感冒生病

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

宜养精蓄锐

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大汗

中医认为

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

冬季应顺应天时

注意养藏,安静休养

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躲去是非

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女人冬季养生多养肝

  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对于女性而言,肝脏这个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眼睛有关的疾病、与筋有关的疾病、妇女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往往与肝有关。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等。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但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男人冬季养生多补肾

  男人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要注意保暖,多晒太阳,外出注意防寒,减少冷空气对身体的刺激。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较合适,锻炼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