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地质罗盘坏没坏(罗盘怎么看好坏)

地质罗盘如何读数

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⑴测量的工具—地质罗盘仪

一般的地质测量,如测量目的物的方位、岩层空间位置、山的坡度等,均用地质罗盘仪。这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工具。地质罗盘仪式样较多,但其原理和构造大体相同。 ①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

磁针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地质罗盘的使用

地质罗盘是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用罗盘可以测定方位、方向,测量岩层和构造面的产状等。地质罗盘由刻度盘和在水平面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构成,功能主要有识别方向、测量方位、倾角等。刻度盘有两个,一个是圆刻度盘,一个是半圆刻度盘。圆刻度盘是水平刻度盘,用来读水平方位角的;半圆刻度盘是用来测量倾角和坡度角的。圆刻度盘从0°~360°,半圆刻度盘从0°~90°,以水平为0°,垂直为90°。罗盘有两个水准器,一个圆水准器和一个长水准器。圆水准器用来使罗盘处于水平状态,长水准器用来使倾斜仪处于垂直状态。

1.磁偏角的校正

在野外使用罗盘时首先要校正磁偏角。各地区的磁北方向与地理北方向不完全一致,磁北方向与地理北方向的夹角为磁偏角。在阅读地形图时,为了将地质地貌要素的地理方位正确标定在地形图上,需要对罗盘进行磁偏角校正,然后用罗盘的读数直接代表地理方位。在测区的正规地形图上可以查到磁偏角,东偏记为“+”,西偏记为“-”。校正时拨动罗盘的刻度盘,东偏时顺时针方向拨动,西偏时逆时针方向拨动。嵩山地区的磁偏角是西偏4.5°,校正罗盘时逆时针转动4.5°。

2.方位的测定

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划分为360°。0°和360°重合,正北为0°,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分别以N,E,S,W表示。各方向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是方位角。记录:NW45°,读作“北西45度”。

用罗盘测定方位时,如果自己位于基点A,要测定目标B位于自己的方位,将罗盘长边(N/S)平行AB线,将罗盘N端指向目标B,读磁针N在罗盘上的读数,即为目标B位于基点A的方位。例如,图7-1(左)中,B位于A的NE45°。如果自己位于基点A,要测定A点位于目标B点的方位,将罗盘长边平行于AB线,将罗盘S端指向目标B,读磁针N在罗盘上所指的读数即为A点位于B点的何方位。如图7-1(右)中,A位于B的SW225°。在测量中读罗盘磁针的读数前,一定要使圆形水准气泡居中,即罗盘水平,且使指针稳定下来,或者取左右摆动磁针的平均指数,读指北针指向刻度环上的数字即为测定的方位值。

3.产状要素的测定

各种地质界面的产状要素是一项主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岩层、断层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等产状要素均可用罗盘进行测量。以岩层为例介绍测量的基本方法。

走向的测定将罗盘的长边紧贴倾斜岩层面上,然后移动罗盘,使罗盘圆形水准气泡居中,即使罗盘水平。待指针稳定后,读出指针的度数,即为走向的方位角。走向有两个指向,二者相差180°。因此,仅记录一个方向即可(图7-2a)。

图7-1 方位的测定

倾向的测定先将罗盘的北端(N)指向岩层倾斜方向,将罗盘的南端(S)紧贴在岩层层面的走向线上,水平放置(罗盘圆形水准气泡居中),读出指针N在罗盘上的度数,即为倾向方位角,倾斜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在野外实际工作中,只要测出岩层的倾向,再加上或减去90°即为岩层的走向(图7-2b)。如果上层面剥露不好或者空间限制只能在岩层底面进行测量。测量的方法:以罗盘北端(N)紧贴在岩层层面的走向线上,水平放置(罗盘圆形水准气泡居中),读出指针N在罗盘上的度数,即为倾向方位角;或者以罗盘南端(S)紧贴在岩层层面的走向线上,水平放置(罗盘圆形水准气泡居中),读出指针S在罗盘上的度数,即为倾向方位角。

倾角的测定将罗盘长边顺倾斜岩层的坡面侧竖,使其长边全部贴在倾向线上,摆动测斜仪上的长水准器气泡,使其居中,读测斜仪指针在刻度盘上的度数,即为倾角值(图7-2c)。

当一岩层的产状要素测量完毕后,应立即记录在野外记录簿上。例如:

图7-2 罗盘测量岩层产状示意图

走向:NW310°,SE130°

倾向:NE40°

倾角:30°

但因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而且加、减90°即为走向,所以一般情况下用0°~360°的倾向方位角(即倾向)和倾角来表示。例如:NE40°∠30°,表示岩层倾向在北东象限,倾向方位角为40°,倾角为30°,由于走向和倾向成垂直关系,如需走向数据,可以把倾向角加、减90°换算出来。

在露头不好不能直接测量面状构造要素时,可借助硬纸板、野外记录簿等面状物体进行测量,将硬纸板放置于被测面相当的位置或者平行的位置上,将罗盘放置于硬纸板上进行测量。

测量各种产状要素时要保证其可靠性、代表性和系统性。在测量产状之前,首先要保证选择的构造面是真正要测的构造面,观察分析构造面,对构造面进行仔细地追索和判别,判断其真正的产状。选择的构造面还要具有代表性,在较大范围内构造面产状平整、变化微小时,选择一点进行产状要素的测量一般具有代表性;当受到各种要素的影响,使构造面的产状在一定范围内有变化时要多测量一些点,这些点必须能够代表其整体产状特征。为了把握地质体或构造的空间展布的状态和变化的规律,在野外实习中要随时关注和随时测量,使要素测量具有系统性。

地质旧三件和新五件的区别是什么

旧三件指: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

个人认为新三件应该有GPS,数码相机和笔记本。

一直以来,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这三件不起眼的小工具就被地质工作者亲切地叫做“三大件”,它们的确是野外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不可缺少的装备。在渺无人烟的野外,指引方向、看图、量产状、采样和观察标本可少不得它们。如果哪个伙计得到把趁手的地质锤、一个指针灵活的罗盘或者一个倍数高视域好的放大镜准会让他乐上半天,像士兵得了把好枪似的开心。

刚参加工作那会,便听说单位有个卢劳模,出了名的吃苦耐劳。那时,他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却仍然活跃在深山老林踏勘找矿,爬起山来如豹子,连年轻人都自愧弗如,和他的敬业精神一样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的地质锤。严格说来那已经不能算地质锤,因为地质锤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做得轻巧而坚固,而他的地质锤是特制的,份量比常用的重许多,把子也特别长,这哪是地质锤呵,简直就是个八磅锤啊 ,但是在野外敲标本可好使了,就像黄宏演的小品里说的,按锤计量,一锤下去抵人家敲好几锤呢。开始我以为这老头一定身材魁梧,遒劲有力,后来一见,却原来如“李元霸”般瘦削,但腰杆挺得笔直,非常精神,也不由得被他那份地质情结而深深地感动。

在野外,我们如果看到细直的茶籽树干,总会把它采回来,因为茶籽树干坚韧而有弹性,是上好的铁锤把的材料,晾干了留着备用。我曾从老表的柴火堆里拣得一根檀木做铁锤把子,非常结实好用,一直用了好多年。

罗盘,就是指南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地质用的罗盘是特制的,除了具指向作用外,还可以量俯仰角,打水平,是野外测量产状和地质数据的专用工具,功能多且携带方便。看一个地质队员野外工作时间的长短,只要看他的罗盘破损程度就知道了,罗盘是属于相对贵重的装备,不允许轻易更换,所以一般损坏了都是自己修理,用的年限一长,经多了摔打磨蹭,漆皮斑驳,转轴不灵便是很正常的事了。但是我们经常会把顶针拿出来细磨,保证指南针的运转灵活,照样好用,地质人讲究的就是经久耐用和艰苦朴素,常有老地质队员拿着罗盘自豪地跟小辈说他的罗盘跟了他多少多少年了,爱抚的神情让人想起老将对待小兵的亲切。地质包里放大镜也是必备的,是地质队员野外观察岩性矿物的“眼睛”,特别是粒度细小的岩石全靠它来辨别。放大镜的好坏差别很大,同样标二十倍,我们用的国产的普通双镜片视域非常小,由于焦距小到要镜片快帖近岩石标本,光线非常暗,很难看清楚,而有人从国外带回来的放大镜,视域大,焦距长,看得又亮又清楚,制作还非常精巧,实在让人喜爱。可那是稀罕物,不是人人都能配发的,有时想从老总那来个“顺手牵羊”,可人家也是爱不释手的,宝贝着呢。

除了这“三大件”,地质队员还会随身携带几样小物件,那就是铅笔、针管笔和绘图板。铅笔是野外记录和描图必需的,几十年来地质队员一直用铅笔作记录是有道理的,它不会像水笔那样出现没有墨水或出故障而写不出来的情况,记录的笔迹更不会因野外天气环境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有时翻看几十年前的原始资料,铅笔的痕迹依然,而水笔的却很难保存良好。我们上山前都会预先削好几只铅笔放在铅笔盒里,还得带上刀片以便随身削笔。打开地质队员的铅笔盒,齐刷刷的一排笔尖削得那么整齐匀称,真像是一盒工艺品。你会为此奇怪:那么粗糙的手,怎么会削得出这么漂亮的铅笔。针管笔是图文着墨的专用笔,它的笔尖是根细细的针管,根据所需线条的粗细,有0.13-2.0mm各种不同的规格,我们常用的是0.3-0.5mm的,地质手图、清图或记录文字着墨都合适,用着方便。它所用的墨水也有讲究,是不容易沉淀结块的专用绘图墨水,但你仍然得勤洗笔头,不然会出水不畅。绘图板是野外小组必带的一件东西,因为野外工作远离都市,条件较差,住在老百姓家里,不可能有那么平整的桌面可供画图,因此带上一块绘图板,才好把地质勘查的数据和要素绘到地质图上去。收队回来,我们也习惯把绘图板铺在办公桌上,无论画图写字都很平整。

九十年代末,数码产品和电脑逐渐在中国普及,地质行业也兴起了一股数码电子化热潮,三大件依然必不可少,但是悄然出现了“新三件”: GPS定位仪、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

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小小的GPS信号终端即GPS定位仪可在全球任何位置立刻得到你的经纬度海拔等方位。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大兵身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些年逐渐扩展到民用,在野外地质勘查时可谓大显身手,它的运用大大减小了野外对图和定位的难度,小小的收音机似的盒子和天上的定位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方便快捷而且精确地把你所在地点的经纬度分秒不差地显示出来,犹如天上有支无形的手在指引着你,告诉你此时身处何方,再也不用只靠罗盘地图来定位那么费脑筋了。无论你身处广袤的戈壁沙漠还是茫茫的热带雨林,手拿GPS定位仪就再也没有迷路之虞了。

数码相机最近几年已经非常普及,野外地质现象基本上可以不用现场素描了,回到驻地就着现场拍摄的图片轻松绘制素描图,真的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野外笔录逗留时间,现在每个项目组都配备了一个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假如没有电脑,那GPS或数码相机的作用也会减小很多。

大量的数据和图片都需要在电脑上处理,所以,这些年电脑越来越普及,现在基本上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了,地质图件的编绘在专用地质绘图软件MAPGIS的帮助下,效率提高了许多倍,巨量的数据都在笔记本电脑里运算处理,非常快捷准确,携带也很方便。当年我们画一条剖面时,产状、真厚度以及方位,用多功能计算器输入公式要算好半天,而且容易算错,现在只需把它输入软件,点几下鼠标就能轻松搞定了。原来收队回到驻地,整理野外资料有时需要比野外更长的工作时间,很难想象这么多资料,我们当年要带上多少个箱子来装它,要多少个人协同来完成。而现在有了电脑和高效率的软件,很多资料在野外就已经整理好,一个原来要整理大半年的矿区资料可能几天功夫就可以图文并茂地呈现在你面前,让你不得不感慨科技发展带来的高效率。还有让人觉得更玄乎的,原来采集到的地质样品,运回实验室通过化学分析,前后至少一个礼拜时间才能得出样品的元素分布和品位等信息,现在一个手执的便携式矿物元素分析仪,半分钟就可以把标本的元素含量测试出来,及时指导野外地质勘查。这样的巨大的变化在我们的地质工作中可谓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对地质找矿的投入源源不断地增加,勘查方法和手段不断地革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地质勘查事业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老的“三大件”和现在新出现的“三大件”,还有未来将不断涌现的更多的新手段、新方法、新设备无不显示着我们地质行业的欣欣向荣,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为此感到了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王骏)

地质罗盘怎么辨认真假

常年使用罗盘的来说两句:

罗盘质量有好坏,算不上真假,质量好的外壳采用金属材质,刻度清晰、指针灵敏,不要太厚。

关键是经久耐用,这一个采购的时候还是要看做工 我手里的哈尔滨光学仪器厂产的一款感觉还不错,测倾角特别方便。

地质罗盘仪怎么看

那个都是大二的时候学地质地貌的去浙江杭州市用过的。

地质罗盘测量岩层和断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具体体方法如下:

首先,用地质罗盘测岩层(或断层)的走向。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

其次,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假若在岩层上层面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长测望标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北针受障碍,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S针亦可。

第三,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第四,注意事项。在野外测定产状要素,往往只要测量岩层和一切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并记录下来。记录的格式:岩层的产状为150°∠35°,前者表示倾向,后者表示岩层的倾角。由于走向和倾向相差90°,倾向加或减90°即为走向,上述岩层的走向是60°或240°两个数值。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不记录走向的原因。只有当岩层倾角近于直立时才记录走向。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在岩层露头上测量,不能在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分露头和滚石,主要是靠多观察和追索,并善于判断。

另外,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